2016-11-14 来源:查病网
(一)遗传背景
家系调查显示SLE患者的一、二级亲属中约10%~20%可有同类疾病的发生,有的出现高球蛋白血症,多种自身抗体和T抑制细胞功能异常等。SLE有遗传倾向性,根据100例SLE家属调查,属多基因遗传外,同时环境因素亦起重作用。
(二)药物
有报告在1193例SLE中,发病与药物有关者占3%~12%。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第二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这类药物在应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
(三)感染
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特别慢病毒)感染有关。
从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都可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但在皮肌炎、硬皮病、急性硬化全脑炎中可亦可见到。亦有人认为LE的发病与结核或链球菌感染有关。
(四)物理因素
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使原有皮损加剧,少数病例且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病变,约1/3SLE患者对日光过敏,亦有人认为紫外线先使皮肤细胞受伤害,抗核因子得以进入细胞内,与胞核发生作用,产生皮肤损害。寒冷,强烈电光照射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有些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曝晒后可演变为系统型,由慢性型演变成急性型。
(五)内分泌因素
鉴于本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通过给动物做阉割,雌NZB小鼠的病情缓解,雄鼠则加剧,支持雌激素的作用。于无性腺活动期间即15岁以下及50岁以后发生本病的显著减少,此外口服避孕药可诱发狼疮样综合征。从而病情相对平稳,产后孕激素水平降低,故病毒可能再度加重。近发现SLE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泌乳素值,导致性激素的继发性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您可能感兴趣的还有:红斑狼疮精神和心理治疗
电话咨询
首 页
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