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6 来源:查病网
脂溢性皮炎不仅是成人的多发病,也是小儿的多发病,小儿脂溢性皮炎差不多都发生于出生后3个月内,这段期间正好是婴儿产后皮脂腺功能活跃的阶段,很多家长对于脂溢性皮炎的了解不足,患病后喜欢用手去撕揭皮屑,对于孩子病情的康复非常不利,下面我们就请来看一下小儿脂溢性皮炎的诊断方法,希望各位家长重视。
专家指出:小儿脂溢性皮炎多见于肥胖的宝宝,多见于头皮、前额、颊部、眉间、耳前、耳下,表现为皮肤潮红,表面覆盖黄色油腻性鳞屑,严重时上可见较厚的黄浆液痂,痂下有炎症合并糜烂和渗出。小儿脂溢性皮炎与遗传因素有关,但目前还未证实。婴儿母亲缺乏生物素或婴儿消化道吸收不良等也是促发因素,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母亲可以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其他如卵圆形糠秕孢子菌、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也可使症状加重。
家长在诊断小儿脂溢性皮炎的时候要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区别:
擦烂红斑:又称擦烂湿疹,多发生于婴儿及肥胖的妇女。损害只发生在皮肤相互摩擦的皱褶部位,如颈、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及臀沟等处。为限局性红斑、糜烂、渗液,瘙痒或疼痛,一般不侵犯头皮。
尿布皮炎:是婴幼儿接触尿布部位,因尿液及尿布刺激而发生的皮炎。刚发生时为边缘清楚之红斑,加重后可出现丘疹、水疱,擦破后形成糜烂面
婴儿湿疹:婴儿脂溢性皮炎和婴儿湿疹临床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有时常常混淆而误诊。婴儿湿疹多在出生2—3个月开始发病。先在面颊部出现丘疹、红斑、小水疱,瘙痒明显,这些症状均和婴儿脂溢性皮炎不同。但有时患儿可先患脂溢性皮炎以后又发生了婴儿湿疹。因为这两种病的预后有很大不同,故应区别清楚。
家长朋友发现孩子患病后不要自己随便用药,也不要用手去揭皮屑,以免对于病情的康复不利,以上就是专家对于小儿脂溢性皮炎诊断方法的相关介绍,建议广大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
电话咨询
首 页
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