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医学美容
血管瘤
色斑
雀斑
胎记
痘印
白发
酒糟鼻
日晒伤
红血丝
毛周角化
皮肤瘙痒症
干燥综合症
常见皮肤病
湿疹
水痘
鸡眼
荨麻疹
扁平疣
毛囊炎
手足口病
皮炎
寻常疣
皮肤过敏
带状孢疹
顽固性皮肤病
痤疮
脚气
狐臭
白癜风
牛皮癣
红斑狼疮
过敏性紫癜
斑秃
鱼鳞病
硬皮病
黄褐斑
皮肌炎
真菌性皮肤病
灰指甲
甲沟炎
体癣
手足癣
花斑癣
扁平苔藓
性传播疾病
尖锐湿疣
其他皮肤病
痒疹
疥疮
痱子
脓包疮
天疱疮
雷诺病
汗疱疹
白塞病
麻风病
皮肤癌
老年斑
玫瑰糠疹
首页 > 常见皮肤病 > 湿疹 > 湿疹病因阴囊湿疹中医治疗

阴囊湿疹中医治疗

2016-11-18 来源:查病网

A-A+

阴囊湿疹,多由湿热与风邪外袭及不洁等所致。初起时阴囊瘙痒,久则皮肤渐变肥厚,甚至皮上起疙瘩,抓破后流脂水、结痂,常生皲裂,影响工作和睡眠。中医称"绣球风"、"肾囊风"。

方一

[来源]《新中医》(10)1984年

[配方](1)苦参30克,地肤子、花椒各10克,蛇床子12克。(2)滑石15克,枯矾6克,青黛9克。

[用法]方(1)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备用;方(2)共研细末,备用。治疗时,先用方(1)趁热熏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熏洗15--20分钟。每剂可连用2天。洗后用毛巾擦干患部,再用方(2)涂擦患部。

[功效]清热祛湿、消炎抗菌、杀虫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

方二

[来源]《四川中医》(10)1986年

[配方]地肤子、蛇床子、苍耳子、五倍子、黄药子各3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去渣取液备用。治疗时,将煮沸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蒸患部,待温后外洗阴囊。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洗15--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通血脉、消肿止痛、祛湿解毒、润肤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一般连用3个疗程即愈,效佳。

方三

[来源]《中医杂志》(9)1987年

[配方]虎刺全草(绣花针、两面针)100克,蛇床子、土槿皮、前列功劳各3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以汁备用。用时,趁温外洗患处,再坐浴浸泡患处。每日2次。

[功效]清热祛湿、祛风止痒。适用于慢性阴囊湿疹(肾囊风)糜烂型。

方四

[来源]《外科正宗》

[配方]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苦参各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后,将药汁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部。每日洗1次。

[功效]清热活血、燥湿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肾囊风)。一般连用2--4次即愈,效佳。

方五

[来源]《中草药外洗验方选》

[配方]嫩苦参、生大黄、紫背浮萍、薄荷叶各30克,川花椒、煅枯矾各9克,滑石60克。

[用法]先将前3味及花椒加清水2500毫升,煎沸取汁,次将薄荷叶、枯矾、滑石共研末为散,贮瓶备用。用时先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洗患处,然后取本散扑于患处。每日早、午、晚各1次。

[功效]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绣球风)。通常连续熏洗、扑散3-5日可愈。

方六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2)1985年。

[配方]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明矾、川椒各20--3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2500毫升,置火上煎熬,煎沸30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熏洗2--3次,每次30分钟。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

方七

[来源]《陕西中医验方选编》(外、五官科分册)

[配方]蛇床子、苦参、白矾、川椒、青盐、艾叶各9克,蝉蜕6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部。每日2次,每次熏洗15--20分钟。

[功效]祛风燥湿、杀虫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痒甚。

方八

[来源]《厦门市中草药验方选编》

[配方]芫花、大戟各15克,艾叶、苍术、黄柏、川椒、金银花、槟榔、甘草各30克,明矾9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稍温洗患处,每日洗2--3次。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

方九

[来源]《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

[配方]蛇床子、当归尾、地肤子、苦参各15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沸,先熏后洗患部半小时,每日1次,每剂药液可连用2--3天。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活血。适用于慢性阴囊湿疹。证见阴囊皮肤粗糙、肥厚、干燥、脱屑、瘙痒无度。属中医绣球风、肾囊风范畴。

  • 上一篇:慢性泛发性湿疹
  • 下一篇:什么是湿疹?
  • 大家都在看
    电话咨询 首 页 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