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医学美容
血管瘤
色斑
雀斑
胎记
痘印
白发
酒糟鼻
日晒伤
红血丝
毛周角化
皮肤瘙痒症
干燥综合症
常见皮肤病
湿疹
水痘
鸡眼
荨麻疹
扁平疣
毛囊炎
手足口病
皮炎
寻常疣
皮肤过敏
带状孢疹
顽固性皮肤病
痤疮
脚气
狐臭
白癜风
牛皮癣
红斑狼疮
过敏性紫癜
斑秃
鱼鳞病
硬皮病
黄褐斑
皮肌炎
真菌性皮肤病
灰指甲
甲沟炎
体癣
手足癣
花斑癣
扁平苔藓
性传播疾病
尖锐湿疣
其他皮肤病
痒疹
疥疮
痱子
脓包疮
天疱疮
雷诺病
汗疱疹
白塞病
麻风病
皮肤癌
老年斑
玫瑰糠疹
首页 > 常见皮肤病 > 湿疹 > 湿疹病因中医辨证湿疹

中医辨证湿疹

2016-11-18 来源:查病网

A-A+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性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发病。湿疹可泛发任何部位,皮疹形态多样,瘙痒剧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湿疹的病因很复杂,由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而诱发本病。内在因素的种类很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性障碍、慢性酒精中毒、肠寄生虫,精神紧张、情绪变化、失眠、疲劳;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产生湿疹或加重病情。外在因素主要指生活环境中的物理和化学物质等刺激因素。如药物、油漆、染料、肥皂、化妆品等化学物质刺激;日光、紫外线、寒冷。潮湿、炎热、干燥、摩擦、纤细异物(动物皮毛、玻璃丝、麦芒)等,均可诱发湿疹。中医则认为湿疹与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外邪侵淫有关。

湿疹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湿疹的表现常循一定的规律,开始为皮肤弥漫性潮红以后发展为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常数种皮损并存。病变多为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界限,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为多见,对称发病,严重的泛发全身。局部瘙痒或有灼热感,病程反复,时好时犯,愈后一般不留瘢痕慢性湿疹的皮损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皮肤浸润增厚呈皮革样(苔藓化)改变,颜色褐红或褐色表面常有糠皮样鳞屑,伴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部分皮损上可出现新的丘疹或水疱.抓破后有少量黄水渗出。发生在手足或关节部位的湿疹,常呈皲裂或疣状。病情时轻时重,而在精神紧张或睡觉前症状明显,瘙痒剧烈。

在中医中药治疗方面:

急性湿疹发病急,病程短,皮损潮红灼热,肿胀,渗出不错。中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萆薢10g龙胆草10g泽泻10g黄芩10g

苦参10g黄柏10g茯苓10g生地10g

丹皮10g木通10g车前子10g地肤子10g

白藓皮10g生甘草9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外治法:若见皮肤潮红,丘疹或少数水疱而无渗出液可用2%冰片液外搽,或用滑石粉30g,寒水石粉10g,冰片2g.混匀,每天多次撒扑。如水疱糜烂,渗出液明显可用马齿觅60g.或黄柏,地榆各30g或公英、龙胆草野菊花名20g.水煎,冷却后浸消毒纱布湿敷;当渗出液渐少而有结痂时,可用黄柏15g,苍术20g,研细末,植物油调匀,取适量外搽局部.

慢性湿疹,若病程日久皮损粗糙肥厚,或兼有少量渗液,脱屑瘙痒,抓有血痂,角化皲裂。中成药可选用胃苓丸、除湿丸、二妙丸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苍术10g白术10g生地30g地骨皮10g

当归10g玄参10g茯苓10g蛇床子109

赤芍10g白芍10g全虫5g生甘草5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外治法:可取川椒、白矾各15g.研细面,以蛋黄煎油调涂患处,每天1剂至愈为止。

饮食方法:急性湿疹可取绿豆30g、海带30g、鱼腥草15g.白糖适量每天1剂,加水共煮熟,吃海带、绿豆,喝汤,连用5~7剂。慢性湿疹,可取桑葚30g,百合30g.大枣10枚,青果9g,每天1剂。水煎分Z次服食,连用10g—15剂。

在防治方面,尽可能寻找发病原因,对全身健康情况全面检查有无内脏器官疾病及慢性病灶,回顾自己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是否与病情有关,以祛除可能的致病因素。暂忌食致敏和刺激的食物如鱼虾、浓茶、咖啡、酒类、葱、蒜等。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过度洗拭、热水烫洗、肥皂水以及易使患者皮肤受刺激的动物皮毛、羽毛和其他人造纤维、玻璃丝等物质。禁止暴力搔抓,以防感染。消除种经精神因素,积极配合治疗。饮食宜清淡,多吃易消化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 上一篇:湿疹分类
  • 下一篇:婴幼儿湿疹的外治方
  • 大家都在看
    电话咨询 首 页 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