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医学美容
血管瘤
色斑
雀斑
胎记
痘印
白发
酒糟鼻
日晒伤
红血丝
毛周角化
皮肤瘙痒症
干燥综合症
常见皮肤病
湿疹
水痘
鸡眼
荨麻疹
扁平疣
毛囊炎
手足口病
皮炎
寻常疣
皮肤过敏
带状孢疹
顽固性皮肤病
痤疮
脚气
狐臭
白癜风
牛皮癣
红斑狼疮
过敏性紫癜
斑秃
鱼鳞病
硬皮病
黄褐斑
皮肌炎
真菌性皮肤病
灰指甲
甲沟炎
体癣
手足癣
花斑癣
扁平苔藓
性传播疾病
尖锐湿疣
其他皮肤病
痒疹
疥疮
痱子
脓包疮
天疱疮
雷诺病
汗疱疹
白塞病
麻风病
皮肤癌
老年斑
玫瑰糠疹
首页 > 医学美容 > 血管瘤 > 血管瘤常识血管瘤知识

血管瘤知识

2016-10-22 来源:查病网

A-A+

血管瘤的概念 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瘤样增生而形成。最常见于儿童,发病率约为1%~2%,其中70%~90%见于<1月龄的新生儿。早产儿发生率可达23%。女孩比男孩多见,约5:1,血管瘤多为单发,约有1/5病例属于多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占75%,继发性25%左右。继发性多数在婴儿期出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病因尚不清楚。原发性即先天性胎生性是由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增生而形成,出生时即有,血管瘤较小时可无症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的可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人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濮阳市中医院外科刘海勇

临床分类 临床上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其结构分为:(1)毛细血管瘤:多见于女性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即见皮肤有红点或红斑,逐渐增大并隆起,境界清楚,压之褪色,放松后又恢复红色。(2)海绵状血管瘤:多长在皮下组织,也可在肌肉,表现为局部隆起或肌肉肥大,表面可呈青紫色,肢体发张。(3)蔓状血管瘤:除了发生在皮下、肌肉,还常浸入骨组织,范围较大,甚至可超过一个肢体,有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感。

体表血管瘤的危害

1、影响美观:体表血管瘤可发生于人体表面各部位,但以颌面、颈、躯干、四肢等部位多为常见,因其颜色多为红、黑、青且形状不规则或外凸,或曲张,或蜿蜒等,严重影响美观,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2、受外力撞击、压迫影响,引起大出血致使血流不止。

3、破坏周围的组织,引起畸形,影响功能。

4、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5、瘤体发生溃疡。

6、肢体严重畸形。

7、遗传给下一代。

内脏血管瘤(肝血管瘤多见)的危害:
1、当肿瘤逐渐增大或压迫胃肠时,引起上腹部不适,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患者脾胃等正常器官发生变形,破坏其功能形态。

2、位于肝表面的巨大血管瘤自行破裂,可造成腹腔大出血,危及生命。

3、可转变为恶性血管瘤。

4、肝区疼痛和心理压力。

血管瘤的诊断

1.瘤体外观特征(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

2.压之褪色或缩小。

3.体位元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

4.血管造影示瘤区造影剂浓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血管瘤的治疗 血管瘤宜早期治疗,治疗越早,疗效及预后越好。)

1.硬化治疗:将硬化剂注入血管瘤内使其硬化缩小、消失。该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2冷冻治疗:应用液氮冷冻技术,可使毛细血管栓塞,瘤体萎缩。

3.微波透热治疗:适用于海绵型血管瘤。

4.激素治疗:适用于范围较广的毛细血管瘤。

5.栓塞治疗:运用介入技术将硬化剂注入到血管瘤内。

6.放射、同位素帖服:由于对患儿的后期影响及环境危害,目前已不采用。

7.手术治疗:可以单纯手术切除,较大血管瘤也可先行介入栓塞然后再手术切除。

大家都在看
电话咨询 首 页 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