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2 来源:查病网
随着夏季的到来,患手足口病的儿童逐渐增多。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2008年我国安徽阜阳地区曾出现手足口病暴发,出现死亡病例,而后在很多省出现流行。卫生部于同年5月2日将其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管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欧强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主要是EV71、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传染性强,好发于夏秋季,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儿童之间相互感染易引起广泛传播。
手足口病的症状 患儿感染初期表现为低热、流涕、食欲下降等。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同时皮肤也出现斑丘疹,以手足多见,很快转为小疱疹,2-3天后自行吸收,不留疤痕。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部分可出现致死性脑病、肺出血和心肌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病情一般尚稳定,至今无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治疗手段。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及对症处理,加强护理和支持治疗。如果出现高热持续不降、具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者应住院做脑脊液检查,及早确诊,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抗生素治疗本病无效,切不可滥用。
手足口病的预防 一是控制传染源。家庭成员一旦有人患手足口病,应立即将患者进行家庭隔离,至其临床症状消失。托幼机构和小学应加强晨检,对疑似患病的儿童进行观察隔离。二是切断传播途径。流行季节对托儿所等公共场所特别是日常用品、玩具、食具等及时消毒。同时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手足口病患者家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