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2 来源:查病网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中医称之为奶癣,胎毒疮。其原因系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邪所致。
[症状及诊断要点]
婴儿湿疹可分以下数型:
婴儿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in infants),过敏反应发生者罕见,常见为原发性刺激所致。
1、最常见部位为颜面部,患部常鲜红、肿胀、界限清楚。可能由轻度刺激性食物所致。例如橘汁和番茄汁、流涎、喂食溢出等的连续刺激而引起皮炎。加之磨擦刺激使皮炎进一步加重。其他常见部位为肘、膝,往往与床单或地毯的磨擦有关。
2、有些病例皮损类似成人中所见的皲裂(chapping)或干性湿疹。皮损常呈局限性,好发于两颊部。寒冷或风吹可使病情加重。
3、另一常见而特殊的接触性皮炎是发生于婴儿尿布区的尿布皮炎。
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seborrheic and intertriginous infantile eczema)
1、常见于1月内的幼婴。
2、皮损特点为新生儿的头顶部常出现乳痂,有时皮肤多油,颜面出现粉刺和粟丘疹,头部鳞屑常呈粘连性和油腻性,进而颊部出现境界明显对称性湿疹性斑片,局部红肿。皮损持久存在时,可继发念珠菌及细菌感染。
3、过度肥胖的患儿,耳后皱壁部,颈后及其他间擦部位常在界限清楚的红斑基础上出现皮肤浸渍。
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病,中医称为湿疮、奶癣。主要发生于头面部,重者可延及躯干及四肢。多由饮食失调,内燥湿热,外感风湿、热邪侵袭所致。《医宗金鉴》说:“此症生婴儿头顶或末端,名奶痒,流滋成片,睡卧不安,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系干疹,有候用烫洗皮肤起屑,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疹”。明确论述了本病对婴儿健康的危害,如治疗不当,常常经久不愈。我们用中医辨证,中药治疗本病收效满意,现就临床诊治的20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6个月~3.5岁。初诊病程最长时间2年,最短时间1周。临床分型(1)干性:(丘疹性)多见1岁以上消瘦小儿,皮肤潮红,干燥,脱屑或有丘疹和片状浸润,剧烈瘙痒,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2)湿性:(糜烂性)多见于1~6个月肥胖小儿,以红斑、水泡、糜烂、流滋、剧烈瘙痒为主证。
1.2 治疗方法 内服中药煎剂与外用中药结合治疗。治则:以疏散风热,祛风,止痒为主。方剂组成:生地、甘草、竹叶、木通、荆芥、防风、蝉蜕、白藓皮、苦参、滑石、当归,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加减:湿性者加苍术、黄柏、茯苓等;干性者加白茅根、 玄参、麦冬;热盛者加莲子心、菊花、栀子;便干尿赤者加大黄、车前子;疹重痂厚者加全虫、皂刺、地龙。外用药:二妙汤水煎洗。涂膏(自拟)樟丹、儿茶、全蝎、蜈蚣,研细末,加适量凡士林为膏,外敷。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治愈:治疗半月溃疡及炎症愈合,肤色正常,半年无复发。好转:治疗半月溃疡面及炎症消失,半年内有复发。无效:治疗半月以上湿疹症状无好转。结果:痊愈17例,好转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
3 体会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此病常复发,并可引起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搔抓破溃又极易合并感染,严重者可致败血症等严重疾患,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西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故我们用中医辨证,分二型对证治疗,同时涂用自拟的涂膏和二妙汤水煎洗,内外兼治,达到了收效快,疗效巩固的目的。
湿疹治疗与抗生素
湿疹外治一定要依据病情,其原则有三:第一红斑丘疹无渗出者,外用粉剂或散剂如炉甘石洗剂;第二糜烂渗出者,首先以水剂冷湿敷,如依沙丫啶、硼酸等,然后以植物油调散外用;第三慢性湿疹皮损肥厚,外用膏剂或油膏。
剧烈瘙痒是湿疹的主要症状,除了口服药以外,可以涂苯海拉明止痒水或冰黄肤乐软膏等。
有的人喜欢自行涂抹含激素的药膏(如皮炎平及名称带有“松”字的药膏),的确可以缓解瘙痒,但应咨询医生以掌握适当的疗程,因为激素有高、中、低效之分,且不同的部位用药吸收有所不同,身体各部位的渗透性由大到小顺序一般为阴囊、耳后、腋窝、头皮、手臂、腿部、胸部,但这些次序可能随药物理化性质而改变。
一般吸收性较大的部位尽量选用低中效激素,且病情控制住以后逐渐减量为好,最好不超过4周。还可以和不含激素的外用制剂轮换使用,儿童及面部宜选择安全性高、不含氟的激素膏,且短程、小面积使用。千万不能反复使用,否则会有皮肤变黑、变粗糙、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毛囊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副作用。
治疗湿疹与抗生素:炉甘石洗剂也有止痒作用,但仅适用于红肿的皮损,对水疱和渗出患者不适用。另外,该洗剂收敛作用明显,也不适合皮肤很干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