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2 来源:查病网
慢性荨麻疹(CU)的严重性和临床类型变化很大,因此治疗方案应个体化。与其他过敏性疾病一样,如果确定有特异性的诱发因素,治疗应包括避免诱发因素。重庆西南医院皮肤科宋志强
临床上用于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物是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赛更定等)可有效减轻症状和皮损数目,但常有镇静(嗜睡)和抗胆碱等副作用,限制了其长期和白天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的镇静作用弱,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的一线药物。一般建议连续、规则服用3-6个月,然后逐步减量。对于单用一种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症状这,可考虑剂量加倍、联合其他不同类型抗组胺药物等方案。
部分研究证实H1受体阻滞剂和H2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CU比单用H1受体阻滞剂有效。但也有研究未证实这一效果。部分有效的病人可能与H2受体阻断后导致血中H1受体拮抗剂的水平升高有关,因此这种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对抗组胺药物(联合和高剂量)无反应者,可考虑激素。目前没有大规模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观察慢性荨麻疹长期使用激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可能的副作用,激素的应用一般限于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的患者。标准的起始剂量为0.5-1.0mg/kg/d,随后逐渐减量到能够维持效果的剂量。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激素诱发的副作用的机会增加,因此应仔细考虑风险和收益。
甲状腺素在CU的治疗价值仍未确定。静脉内注射γ球蛋白、血浆置换和环保菌素已显示在部分研究中对荨麻疹有效。在重症荨麻疹特别是自身免疫性、对药物治疗无反应这可考虑上述治疗。秋水仙碱和氨苯砜据报道对顽固性荨麻疹和荨麻疹性血管炎有效。有一些个案报道了抗IgE抗体和抗白三烯制剂对部分病例有效,但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因此其作用仍有争议。
作者: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 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