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医学美容
血管瘤
色斑
雀斑
胎记
痘印
白发
酒糟鼻
日晒伤
红血丝
毛周角化
皮肤瘙痒症
干燥综合症
常见皮肤病
湿疹
水痘
鸡眼
荨麻疹
扁平疣
毛囊炎
手足口病
皮炎
寻常疣
皮肤过敏
带状孢疹
顽固性皮肤病
痤疮
脚气
狐臭
白癜风
牛皮癣
红斑狼疮
过敏性紫癜
斑秃
鱼鳞病
硬皮病
黄褐斑
皮肌炎
真菌性皮肤病
灰指甲
甲沟炎
体癣
手足癣
花斑癣
扁平苔藓
性传播疾病
尖锐湿疣
其他皮肤病
痒疹
疥疮
痱子
脓包疮
天疱疮
雷诺病
汗疱疹
白塞病
麻风病
皮肤癌
老年斑
玫瑰糠疹
首页 > 医学美容 > 血管瘤 > 血管瘤治疗肝血管瘤的三种治疗方法

肝血管瘤的三种治疗方法

2016-10-22 来源:查病网

A-A+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占肝良性肿瘤的5-20%。多数病例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良好。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体检的意识提高及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无症状的小血管瘤发现率明显升高。

   小的血管瘤一般不需要处理,认为>4-5cm就应手术治疗,或有以症状及并发症的需要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有三种:1.外科手术治疗;2.介入治疗;3.放射治疗.下面就来一一讲解各种治疗方法.

   1.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右肝>8cm、左肝及尾状叶> 6cm,有明确症状或外生性或生长速度>1-2cm/年的;

   (2)血管瘤直径大于10cm;

   (3)有并发症,如感染发热、出血及有明显的血液学异常;

   (4)对于年龄大于60岁病人,因血管瘤可能不再生长或生长较慢,故指征应更为严格。

   (5)鉴于肝血管瘤可能在妊娠期瘤体增大加快,分娩时可致破裂大出血,故对青年女性的巨大肝血管瘤应积极手术切除。

   (6)对于从事剧烈运动者,如拳击手、足球运动员等可考虑手术切除。

   (7) 随访中发现瘤体生长速度较快,不能除外其它病变可能者。明确临床症状、外生性、生长速度快及伴发血液学异常应是这类病人的手术指征。

   手术并发症:

   1)、术后腹腔内出血

   多数发生在24h以内,是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格外重视。

   2)、术后胆漏

   肝血管瘤剥除术后创面较大,术中未能发现和缝扎某支细小胆管是导致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肝血管瘤术后胆漏需要保持引流通畅,一般能自行愈合,必要时需要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3)、术后肝功能不全或衰竭

   2.介入治疗

   介入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借鉴于TAE治疗肝癌的经验,理论是基于肝血管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栓塞动脉后瘤体内可形成血栓,血栓机化、纤维化使瘤体形成纤维瘤样结构而达到缩小、硬化血管瘤的目的。

   适应症:

   大于5cm的肝血管瘤,不论部位、范围、数量均可,目前多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的治疗

   优点:

   1)适应症宽、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2)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可以防止肿瘤破裂出血的作用。

   3)无绝对的禁忌症。

   4)万一复发,可再次介入治疗。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所产生的射线可破坏迅速增殖和未成熟的血管瘤内血管使瘤体内部分血管纤维化,达到缩小肿块,缓解症状的目的。尤其是目前发展的先进的三维适形放疗,对肝脏的损伤减小,血管瘤放疗婴幼儿较敏感。成年人的效果较缓慢。

   适应症:

   1).肿瘤>4cm,并伴有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因某种原因不宜或不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

   2).多发病灶或弥漫型肝血管瘤,伴有明显症状。

   3).新生儿及儿童肝血管瘤,伴有贫血、心衰等明显症状时,可按急诊处理。

   实施治疗 根据病变的深度,选择不同能量X射线。总剂量范围为20~30Gy,分次剂量1~2Gy。巨大或弥漫性肿瘤需全肝照射时,总剂量不应超过25Gy,尽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儿童肝血管瘤放射治疗剂量应适当减少。总剂量7.5~18Gy,每次1~1.5Gy。亦有作者主张先给予10Gy/2周,观察2~3个月,效果不满意,可再给于10~15Gy/2~3周。注意总剂量不要超过35Gy,注意放疗过程中血管瘤破裂,尽量适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

大家都在看
电话咨询 首 页 新的消息